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虚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将答案写在文段下面对应的序号后。
倔强自重,清高狂狷,执着于真理,不屈服于权贵, ① 会使文人们人世坎坷,清贫困窘, ② 失去宝贵生命, ③ 却能让他们特立独行,坚守原则,保持人格尊严。想想看,胡铨、季羡林之所以让人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④ 他们的道德文章,博学多才, ⑤ 包括他们傲骨铮铮,“又臭又硬”的倔脾气吗?
答:① ② ③ ④ ⑤
阅读下面材料,用一个单句概括出主要信息。(5分,不超过15字)
语文教育有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人技语文”给学生以“真”,“人格语文”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语文”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填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句子。
示例: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①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
②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互交白卷”“ □□□□”“ □□□□”“□□□□”。
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柏拉图说:“征服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其胜利也是所有胜利中最光荣的胜利。”
②卢梭则谈到:“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死亡,他就会什么也不能忍受的。”
③鲁迅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同答。
(1)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
(2)柏拉图侧重的是。
卢梭侧重的是 。
鲁迅侧重的是。
仿照下列句子,再写两句其他老师的说法。(运用比喻、结构相同)
例句:语文教师说,友谊是一篇绝妙的美文,能让灰色的心情变得亮丽;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使之成为段末结论式的句子。(不超过30字)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世界人均耕地为4.20亩。其中美国人均耕地为117亩,俄罗斯人均耕地为14亩,印度人均耕地为33亩,中国人均耕地1949年为3亩,2006年为1.35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