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
A.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钠离子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 |
B.甲状腺细胞![]() |
C.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
D.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
肝脏中的肝糖元可以分解成葡萄糖并释放到血液中,而肌肉的肌糖元则不能。其根本原因()
A.肌细胞中缺乏表达催化“糖元→葡萄糖”的酶的基因 |
B.肌细胞中缺乏翻译催化“糖元→葡萄糖”的酶的mRNA |
C.肌糖元难以通透细胞膜至肌细胞外 |
D.肌糖元的结构极为稳定,难以被酶水解 |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信使RNA能够行使模板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A.以DNA信息链为模板转录而成 | B.进入细胞质后同核糖体结合 |
C.以密码子形式携带遗传信息 | D.转录和翻译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9分)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试分析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称之为“碳汇”,图中能表示“碳汇”的过程是(用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甲图中处(在a~d中选择)。
(2)X与甲图细胞所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能量来源为,X的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要从土壤中选择出该生物时培养基中应(填加或不加)有机碳源。
(3)生态系统中,乙的成分为。能降低温室效应的成分是,理由是。
人类有一种不能同化半乳糖的病——半乳糖血症,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半乳糖在正常代谢途径中,必须先转变为葡萄糖的衍生物(物质丙),才能氧化供能。半乳糖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途径有:
已知分别控制酶I、酶Ⅱ、酶Ⅲ合成的基因A、D、E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细胞内的酶量与相应显性基因的个数呈正比。
(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进行一项调查活动,下表是他们设计的调查结果记录表。由此判断,他们的目的是调查半乳糖血症的。
![]() 表现型 |
10区 |
11区 |
12区 |
合计 |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
正常 |
||||||||
半乳糖苷症 |
(3)下面是某半乳糖血症患者和他的父母及纯合正常人体内三种酶的活性比较表(表中数值代表酶活性的大小,且数值越高,酶活性越高)。请分析该表并回答:
平均活性mmo1转换(小时·g细胞)(370C) |
|||
酶I |
酶II |
酶Ⅲ |
|
正常人(AADDEE) |
0.1 |
4.8 |
0.32 |
半乳糖血症男患者 |
0.06 |
0.02 |
0.35 |
患者的正常父亲 |
0.05 |
2.5 |
0.17 |
患者的正常母亲 |
0.06 |
2.4 |
0.33 |
①半乳糖血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此类遗传病不仅表现出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存在半乳糖血症患者的人群中,共有种基因型的个体,正常人体内的三种酶的平均活性共有种情况。
②该患者的正常父亲的基因型为;该患者的母亲已再次怀孕,家族中无红绿色盲(基因b)病史,则胎儿的基因型为AaDdEEXBXB的概率是.k^s*5#u
③若该患者经基因治疗康复长大后与一个酶I、酶Ⅱ、酶Ⅲ的平均活性依次为0.11、2.6、0.32的女子结婚,却生了一个酶I、酶Ⅱ、酶Ⅲ的平均活性依次为0.11、4.9、0.33的儿子,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患者体内发生了,产生了基因型为
的精子,且这种精子完成了受精作用。
下图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1)在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中,最可能采用的基因运载体是;常用的受体细胞是.
(2)在转基因棉花的培育过程中,若受体细胞为体细胞,则过程⑥的两个主要阶段分别和;要确定转基因抗虫棉是否培育成功,需要进行检测和鉴定,如果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检测抗虫基因是否表达,则应用、荧光分子等标记的抗虫基因做探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