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表1是我国某区域植被减水减沙的效益表。读表1回答6—7题。
植被覆盖率(%) |
径流减少率(%) |
侵蚀减少率(%) |
20 |
15 |
55—30—20 |
40 |
30 |
80—50—40 |
60 |
60—50—30 |
95—85—70 |
80 |
75—60—50 |
98—89—80 |
≥90 |
70 |
100—95—90 |
植被覆盖率为60%时,径流减少率和侵蚀减少率的高值与低值差异很大,原因可能有
①坡度的陡缓②降水的强度③植被种类的差异④气候类型的差异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为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当地农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下列做法符合该地区的是
A.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并形成商品性林业基地 |
B.种植牧草,保护草场,大力发展畜牧业,建立畜牧业基地 |
C.积极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商品粮基地 |
D.减少种植业的比重,提高林、牧业比重,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体系 |
新华网南极中山站2月2日电,中山站时间2日9时25分(北京时间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昆仑站是于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地区落成的,以昆仑站为依托,我国将有计划地在南极内陆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图2为昆仑站的部分建筑。据此回答3—5题。
中山站时间采用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
A.东八区 | B.东七区 | C.东六区 | D.东五区 |
昆仑站房子的门窗朝向最好朝
A.正东 | B.正南 | C.东南 | D.西北 |
昆仑站的房屋建设都离地面高约2米,其原因可能是
①减小极地东风的影响,减少房子周围积雪堆积
②减小地面对屋内温度的影响
③防止动物对屋内人员的攻击
④为了接受更多的太阳辐射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④ | D.④ |
图1为等高线图,读图1回答1—2题。若该区域有一条河流,则河流的流向及P点的取值分别为
A.自北向南 R<P<T | B.自西北向东南 R<P<T |
C.自西北向东南 T-R<P<R | D.自西北向东南 2R-T<P<R |
若该图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则该河谷地区可能
A.降水较多 | B.降水较少 |
C.易阻挡冷空气南下,使冷锋停滞不前 | D.坡度越大,降水越少 |
下图中A、C、D、E四点均在赤道上,ABC为北半球晨昏线,B为AC中点;D点与E点经度相差180°,且DB>BE,D点位于昼半球。回答10~11题。
A B C D B E当北京时间为16时,B点纬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64°E,23°26′N | B.60°E,23°26′N |
C.64°E,23°26′S | D.60°E,23°26′S |
如果DB=BE,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 B.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
C.塔里木河正处于丰水期 | D.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
读某区域两个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图,完成8—9题。前期河漫滩最宽阔的河段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前后两个时期水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侵蚀作用 | B.堆积作用 | C.地壳上升 | D.火山喷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