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面积广阔,所跨经、纬度大,在不同的地形、气候条件下,各地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建筑风格等各具特色,形成丰富多样的地方民居文化。据此回答14—15题。
我国宁夏的传统住宅一般不开北窗。这反映当地

A.光照较强
B.冬季风寒冷、风沙大
C.盛行偏南风
D.雨水多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居民常年住在竹楼里,西双版纳和宁夏民居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密度不同
B.经济水平不同
C.地形不同
D.气候不同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1为“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
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A.甲、丁  B.乙、丁   
C.乙、丙 D.甲、丙

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10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读图完成:

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

A.美国 B.印度   
C.日本 D.英国

甲、乙两国相比:

A.甲国人口出生率低     
B.乙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乙国人口平均寿命短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气候严寒、文化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外,还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此外,人口流动还会受到流入地的反推力(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回答下列小题:
造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

A.乡村地区环境优美 B.铁路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城市就业机会多

造成我国民工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人口密度的差异
C.人均寿命的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经济发达程度 C.人口受教育水平 D.资源丰富程度

淮安历史上是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后来却逐渐衰退,其主要原因是:

A.水源供应不足 B.战争迫使人口迁移
C.政治中心的转移 D.交通条件的变化

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反映农业生产具有:

A.计划性 B.地域性 C.季节性 D.周期性

造成“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气候差异 C.技术差异 D.耕作制度差异

下图中,ABC为昏线,AD、BE为纬线的一部分,BD、CE为经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39—40题。

若A、B的时差与B、C的时差之比为1:2时,则E点的日出时间比D点
A.早12小时 B.早8小时
C.晚12小时 D.早4小时
若BD与CE的长度之和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则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华北平原小麦返青
B.天山牧民迁往高海拔地区的草甸牧场
C.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水位不断升高
D.欧洲的圣诞树销售火爆

该图为高空3000米水平等压线分布,气压值d>c>b,a处的风向可能为

A.东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