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研究物质的,而物质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让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⑴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能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⑵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物中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生成物中各物质的粒子个数比是________,从微观的角度还能获得一条关于物质变化的信息是________。
⑶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小丽同学绘制的元素周期表的局部,依据此表回答问题:
①我发现其中有一处元素符号不正确,应该改为________;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它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③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
⑷如图是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我能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粒子有________(填符号)。
请在A﹣H八种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在答题卡上用字母填空。
A.生铁 B.醋酸 C.甲醛 D.聚乙烯
E.氢氧化钾溶液 F.葡萄糖 G.石蕊试剂 H.氧分子。
(1)厨房调味品陈醋的主要成分是 ;
(2)属于合金的是 ;
(3)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4)pH大于7的溶液是 ;
(5)属于糖类的是 ;
(6)刚使用劣质涂料粉刷的房屋,散发出的有毒气体是 ;
(7)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是 ;
(8)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在下列图片和各自意义的表述中,找到对应关系,在答题卡上用字母填空。
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氢原子 ;
(2)铜元素 ;
(3)K+ ;
(4)S2﹣ ;
(5)氯化钾 ;
(6)2个氨分子 。
某pH=13的溶液中可能含有Cu2+、Na+、SO42﹣、CO32﹣、NO3﹣等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检验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进行如下实验并分析:
(l)该溶液pH=13,证明不存在的离子是 。
(2)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写出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 。
(3)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
如图所示,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 处(填“a”、“b”或“c”),常用稀硫酸除去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