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高 |
| B.高炉中的主要反应是高温下焦炭和氧化铁直接作用炼出生铁 |
| C.铁钉放在浓硝酸中浸泡后,再用蒸馏水冲洗,然后放入CuSO4溶液中不反应,说明铁钉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 |
| D.电解从海水中得到的氯化镁溶液可获得金属镁 |
探究电解精炼铜(粗铜含有Ag、Zn、Fe)和电化学腐蚀装置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精炼铜时,电解质为硫酸铜溶液,Y电极反应为:Cu2++2e- = Cu |
| B.精炼铜时,溶液中Ag+、Zn2+、Fe2+浓度增大 |
| C.X电极为石墨,Y电极为Cu,则铜受到保护 |
| D.X电极为Fe,Y电极为Cu,则铁受到保护 |
下述实验能到达预期目的的是
| 实验内容 |
实 验 目 的 |
|
| A |
测定同温同浓度的Na3PO4和Na2SO4水溶液的pH |
探究磷、硫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
| B |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4滴稀硫酸,煮沸几分钟,冷却,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
检验蔗糖是否已水解 |
| C |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产生气体直接通入酸性KMnO4溶液 |
检验乙烯的生成 |
| D |
向AgCl沉淀中滴加少量KI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
验证Ksp(AgCl)>Ksp(AgI) |
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叙述I |
叙述II |
| A |
苯甲酸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除去苯甲酸中混有的泥沙 |
| B |
NH4Cl受热容易分解 |
加热NH4Cl制备NH3 |
| C |
SO2具有漂白性 |
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D |
某温度下,碳酸的K1=4.4×10-7,次氯酸的K=2.98×10-8 |
用CO2和NaClO溶液制备HClO |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X的最低负价与Y的最高正价代数和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
| B.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酸性比W的强 |
| C.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W的弱 |
|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r(X) |
在100mL 0.1 mol·L-1 HA的溶液中,c(H+)=0.05mol·L-1,往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下列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a+)> c(A-)> c(H+)> c(OH-)
B.c(A-)+ c(HA)="0.05" mol·L-1
C.c(Na+)> c(A-)> c(HA)>c(OH-)
D.c(HA)+ c(H+)= c(A-)+ c(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