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世界上我国首先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
| B.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它是小分子物质 |
|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
| D.高温灭菌的原理是加热后使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细菌死亡 |
下列物质能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的是
| A.汽油和煤油 | B.乙醇和水 |
| C.乙酸和乙醇 | D.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 |
下列实验操作导致所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小的是(假设其他操作均正确)
| A.对滴定管仰视读数:23.80mL |
| B.将胆矾置于托盘天平右盘称量所得质量10.4g(左盘砝码10g,游码0.4g) |
| C.中和热测定时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测定反应的最高温度:30.4℃ |
| D.用量筒量取硝酸时,俯视读数:5.8mL |
某温度下,将C1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NaClO与Na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5 | B.11:3 | C.3:1 | D.4:1 |
已知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时发生反应: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Fe2+是还原剂,O2是还原产物 |
| B.4 mol Na2O2在反应中共得到8NA个电子 |
| C.Fe(OH)3是氧化产物,每生成1 mol O2反应过程中共转移6 mol电子 |
| D.反应过程中可以看到白色沉淀转化为灰绿色再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
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溶液中的Br - 一定被氧化;
②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
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Fe2+,Br - ,I-均被完全氧化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