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 |
乡民迁出总人数 |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
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
1820-1849 |
29 |
29 |
0 |
0 |
1850-1879 |
72 |
15 |
49 |
8 |
1880-1911 |
156 |
0 |
118 |
38 |
1912-1939 |
473 |
0 |
77 |
396 |
①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由国内到国外。
②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是中国被打开国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③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兴起。
④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以上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下列各项对这一主张的理解与评议,正确的是
①西汉初期各学派仍很活跃 ②当时地方割据势力仍非常强大
③主张实行文化专制主义④有利于封建大一统的局面的形成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史,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句话出自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董仲舒 |
“朝秦暮楚”是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的真实写照,与这一时期有才能的人得以重用有关的背景因素不包括
A.政局动荡不安,战争频繁 | B.平等思想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
C.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 D.重视人才成为统治者的普遍政治倾向 |
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 D.“制天命而用之”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A.儒、道、墨、法 | B.墨、儒、法、道 |
C.法、儒、道、墨 | D.道、法、墨、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