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2009年5月2日,考古学家在宜宾县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专家认为这段约350米长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备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              
(据《华西都市报》2009年5月5日第12版)
材料二 法国汉学家沙畹在《西突厥史料》中具体提到:“丝路有陆、海二道,北道出康居,南道为通印度诸港之海道”。由此有“海上丝绸之路”之称谓。自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设市舶使后,市舶使(一般由岭南帅臣兼任)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南海贸易。 ——CCTV《丝绸之路探秘》
元代,同中国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已扩大到亚、非、欧、美各大洲。据元代航海家汪大渊的《岛夷志略》记载,光同中国进行丝绸、瓷器贸易的地区和国家就多达220个。
2007年12月22日,举世瞩目的世纪大考古——南宋古船“南海Ⅰ号”在广东阳江海域成功打捞出水。据估计,倘若“南海Ⅰ号”当时出海贸易成功,所获利润可养活八万人。专家认为,对“南海Ⅰ号”进行发掘和研究,可以复原和填补与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的一段历史空白。           ——2007年12月22日《南方日报》
材料三  1881年,由中国商人出面,建成了从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但清末的中国官府却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距离唐山不远的东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闹出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观。
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民众曾经张贴“掀铁道,拔电杆,紧急毁坏大轮船”的揭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道路系统的修建在当时有何影响。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利条件。
(2)依据材料二分析,同陆上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有哪些相对突出的特点?有学者认为,在世界航海史上,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大于中国的丝绸之路。请结合史实说明该观点的理由。(12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义和团和清政府对新式交通工具所持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如何?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通讯工具的进步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比较上面两个饼状图,提炼两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唐时期绩效考评有比较配套的机制……汉代有(秦汉时地方守、相向朝廷申报一岁治状的制度)……上计吏由郡守的僚佐担任,每三年上计一次,即“汉法,三载上计,以会课(旧时考核官吏成绩或学校考课)最。”唐代基本与汉代相同。……汉代将全国分为十三州(唐设十五道),也即十三个监察区……中央设十三名刺史(唐设采访使)为监察官,各负责一州的监察事务。……汉唐时期还有一种临时性突击考评地方官吏的辅助手段,其主要形式是巡查。对地方的巡查也分两级进行,即中央对郡国和郡对属县的分级巡视。……汉唐时期重视对考评结果的应用,在俸禄增减、品阶升降、职位变动、荣辱与夺等方面都体现了不同考绩的结果。
——高小平等《我国汉唐时期绩效考评的特色与启示》
材料二英国没有专门的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
——李靖堃《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材料三相对来说,英国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议会、国会)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时至1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监察专员是由首相提名,女王任命,终身任职,直到退休为止。
——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唐时期政府对官吏监察考评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3)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中国古代汉唐监察制度与英国监察制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何共性?与中国古代汉唐监察制度相比,英国近代的监察制度有什么进步之处?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年盛宣怀为李鸿章拟写的《轮船章程》中这样写道:“与其听中国之利权全让外人,不如藩篱自固。”他向李鸿章表达自己的宏愿:“必当助我中堂办成铁矿、银行、邮政、织布数事,百年之后,或可以姓名附列于中堂传策之后,吾愿足矣”。同时建议“非商办不能谋其利,非官督不能防其弊”。
材料二 19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民间工商业者独立投资能力和愿望的增强,官督商办组织形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洋务企业中的“官权”与商人的“求利”要求不断发生冲突。1893年,李鸿章委任盛宣怀恢复焚毁后的上海织布局,盛宣怀提议改“局”为“厂”,以示商资商办之意,名为“华盛纺织总厂”。 1902年,他为改变“华商向无会议公所,涣散小群”的局面,他主持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商会性质的上海商业会议公所,为工商界独立处理商务,提高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付诸了实际行动。
——以上材料均摘自张庆峰《论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及其实践》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及其实践的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盛宣怀实业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

阅读下关于中东战争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色列前总理伊扎克•拉宾1967年组织和指挥了“六•五”战争,取得了夺取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戈兰高地、西奈半岛和东耶路撒冷的“辉煌战绩”,成了以色列的“民族英雄”。拉宾在1992年第二次出任以总理后积极致力于实现中东和平。1994年,他与佩雷斯和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11月4日,拉宾被右翼极端分子暗杀,终年73岁,成为以色列建国后第一位被国内反对势力暗杀的总理。
材料二:我们今天用响亮而又清楚的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我们和你们一样,是正常的人,是想建造房屋?种植树木?谈情说爱以及与你们一起生活的人?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个机会……
——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华盛顿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宾在中东问题上主张的转变及其原因。
(2)你认为在目前阶段,拉宾所追求的中东和平有可能实现吗?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充分准备的人民自行动手从事全面改革,不可能不毁掉一切。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对我来说,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倾向于改良而非倾向于革命的……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托克维尔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试结合英法革命的史实分析观点形成的依据。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托克维尔和康有为在社会变革方面的共同思想倾向。谈谈你对该倾向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