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面对天灾,受灾民众的背后是由13亿人血脉共同凝成的强大民族共同体。凭借这一共同体,我们创造了令世人瞠目的汶川大地震救援重建奇迹。20l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自治州强烈地震发生后,面对举国紧急救援、社会各界捐款捐物的浪潮,我们当然没有理由不相信这一奇迹的重现。这说明:(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权利得以实现 |
B.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
C.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 |
D.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待形成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因为马克思主义是
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指针
②判明各种文化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③推动各种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④引领社会思潮的旗帜、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武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夸美纽斯说:“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这说明
A.知识比道德更重要 |
B.加强知识与道德修养是无止境的 |
C.知识与道德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
D.知识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道德修养 |
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因为
①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②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
③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观众的需求
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我们要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就必须
①遵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原则
②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③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④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亲,这里是青海师范大学接待处!”2011年8月30日,青海师范大学的女生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标语,迎接新生。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回答26-27题。上述材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
B.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
C.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 |
D.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 |
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际工具,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