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会议指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样做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对应关系能分别体现“两个对子”的是
①理在事先-断章取义②形存神存—心外无物
③掩耳盗铃—削足适履④沧海桑田—刻舟求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的“道德讲堂”,包含7大类别,涵盖社区居民、农民、公务员、学生、企业家、企业职工、新居民等各类群体,道德宣讲活动让市民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道德的潜在力量,进一步扩大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市民知好人、学好人、做好人。道德宣讲活动的做法启示我们
①弘扬主旋律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②文化建设应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③文化建设应倡导风格和形式的多样化④文化建设要坚持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中国,尤其在春节来临之际,离家在外的游子眼中往往只有一个目标—回到故乡,回到亲人身边。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②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④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文化伴随着每个人的生活。考试时,会不会作弊?公交车上遇到老人,会不会让座?一张废纸,会不会随便丢弃……都体现出文化人格。文化是每个人的心灵名片,人的行动都是内心文化的反映。这表明

A.人们总是在有形的文化氛围中生活 B.文化是人类全部意识形态活动的反映
C.文化素养只能在生活小事中培养出来 D.从人们的社会行为中可以透视其精神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总结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展望了中华民族的明天。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我们要
①全面继承祖国传统文化,保持民族特色
②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
④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