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低碳生活就是提倡大家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做起,控制并减少个人的碳排量。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低碳经济正在引领未来,“低碳”理念已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
请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探讨公民为什么要树立“低碳”理念。
材料一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指出,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材料二有人认为,我国之所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因为:按劳分配体现公平,利于缩小差距;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效率,利于克服平均主义。
⑴结合材料一,说明目前我国更加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重大意义?
⑵根据材料二,请你谈谈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2006 年作为“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我国经济稳步增长,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为财政收入的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⑴经济发展和财政的关系是怎样的?
⑵“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有人认为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2006年11月4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会议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中国政府将采取以下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进一步向非洲开放市场,把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受惠商品由190个税目扩大到440多个;今后3年内在非洲国家建立3到5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进一步向非洲开放市场、建立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必要性。
材料二几内亚比绍总理戈梅斯就说:“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非洲要避免被边缘化,就应该认真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
(2)根据当前形势你分析一下中国和非洲国家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以加快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A、B两市农村状况:
项目 |
A市(元) |
B市(元) |
项目 |
A市 |
B市35% |
|
收 入 构 成 |
农民人均年收入 |
3780 |
7970 |
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
11% |
35% |
农业收入 |
1870 |
2190 |
懂技术的农民 |
17% |
61% |
|
非农产业收入 |
490 |
3710 |
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 |
6年 |
9年 |
|
进城务工收入 |
1420 |
2070 |
农业基础设施更新 |
32% |
68% |
(1)根据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 A市新农村发展应向B市学习那些经验?
材料二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2)结合材料二说明,怎样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007年3月5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审议的《物权法草案》于2007年3月8日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回溯《物权法》草案的审议、修改过程,从机关单位到公司企业,从法律专家到普通百姓,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建言献策,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从中国国情出发,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平等保护物权的原则,尽可能协调各方意见、兼顾各方利益,重点解决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规范的问题,正是制定《物权法》过程中的鲜明特点。
(1)平等保护物权的原则下,如何处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中的关系?
材料二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会议提出的一系列关键之举,涉及安全、医疗、上学、就业等百姓关注的领域,透出许多新的变化。
(2)结合材料二,联系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政府目前应如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材料三会议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着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3)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实现社会公平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