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低碳生活就是提倡大家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做起,控制并减少个人的碳排量。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低碳经济正在引领未来,“低碳”理念已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
请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探讨公民为什么要树立“低碳”理念。
(2)分析说明在全社会为什么要重视道德模范榜样的力量?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成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的精神力量。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继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1)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3分)
(2)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身难忘;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
请你谈谈阅读这段话时的感悟,并用所学知识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结果。不朽的文艺经典,往往渗透着历史积淀的体验和哲理,又蕴涵着时代孕育的理想和精神;既延续着传统艺术的特点和优势,又创造着鲜活的内容和形式。
简述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尽管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仍待解决,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的胜利完成为“十二五”乃至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结合材料一,谈谈“十一五”的光辉历程给我们哪些唯物论和认识论的启示。(8分)
(2)“十二五”规划关于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的建议中蕴含了哪些哲学思想?(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