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效应”源于对果农收摘果实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树上的果实,只有竹竿最长的才能收得最多。“竹竿效应”蕴含了应将关键因素作为“竹竿”,“竹竿”有多长,水平就有多高的道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
③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恰当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
④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要抓住时机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古有一人,无论做何事均问阴阳先生,看是否吉利。一日,他被塌墙所压,请邻人救。邻人曰:“先问阴阳先生,今日是否宜动土?”这一故事启示我们()
A.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
B.要坚持唯心主义,反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C.一切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
D.凡事应以正确的主观意识作为出发点 |
关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表述正确的是()
①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坚持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的根本观点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③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的局限性
④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有人自称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对其植入思想,甚至靠思维就可以建造城市,穿越时空。这一观点()
①否定了物质是本原②肯定了存在决定思维③夸大了思维的作用④正确揭示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下面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A.理在事先 | B.我在故我思 |
C.存在就是被感知 | D.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 |
从哲学上看,“心想事成”与“天命难违”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积极的观点,后者是消极的观点 |
B.心想不一定事成,天命却是不可违抗的 |
C.前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
D.两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