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佛(Bì)肸(xī)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货》)
【注】①佛肸:音bìxī 人名。春秋末年晋大夫范氏﹑中行氏的家臣,为中牟(móu)的县宰。②中牟:地名,在晋国,约在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③“磷”,音lín,薄;损伤。④“涅”,音niè,矿物名,古人用来作为黑色染料。⑤“淄”,音zī,通“缁”,黑色。⑥“匏瓜”,葫芦的变种,俗称“瓢葫芦”。古时有甜、苦两种,苦的不能吃,但晾干后,可以用作浮水工具,或剖开制成瓢。“匏”,音páo。⑦“系”,挂,结,扣,拴缚。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阻止孔子前往,是因为他鄙视佛肸的为人。
B.孔子是把自己放在和子路平等的位置上来共同探讨问题的。
C.孔子认为佛肸“坚而白”,值得信任。
D.孔子认为自己不应该像“匏瓜”,中看不中用。

(2)孟子曾说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结合上述《论语》选段,谈谈孔孟思想的共同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翻译句子:
(1)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译文: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
2、孟子在文中提出了什么主张?


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虽今来,何及矣!”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孔子曰:“丘则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
1、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
(2)弟子勉之!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
2、思考题:无趾的话说明什么?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出,见使者, 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 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也哉?”子列子笑谓之 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庄子•让王》
翻译:
1、(1)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
(2)子列子笑谓之 曰:“君非自知我也
2、子列子辞粟的原因是什么?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夫地非不广且大耶?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庄子•外物》
翻译:
1、(1)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
(2)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2、文中体现了庄子什么样的辨证观点?

庄周贷粟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和侯。监和候日:“诺。我将得邑金(领地内征收的财物),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日:‘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日:‘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此言,曾末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集市)! ”《庄子•外物》
翻译:
1、(1)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周用什么方法表达了自己对监和侯本人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