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为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a、b两锥形瓶内各放一些湿棉花,瓶塞上各吊一熟石灰包,并插入温度计,分别有导管从瓶内通入水中。a瓶装入萌发的种子,b瓶装入等量的煮熟的种子。48h后,预期所能观察到的变化是
A.a瓶温度上升,与其连接的导管内水上升明显 |
B.b瓶温度上升,与其连接的导管内水上升明显 |
C.a瓶温度上升,与b瓶连接的导管内水上升明显 |
D.b瓶温度上升,与a瓶连接的导管内水上升明显 |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有ATP的生成 |
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内都有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
C.ADP转化成ATP所需的能量都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
D.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的过程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
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器可被溶酶体消化分解 |
B.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可被溶酶体吞噬 |
C.用差速离心法不能从细菌中分离出溶酶体 |
D.溶酶体不参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构成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物,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生物 |
B.没有分解者的生态系统,通过自动调节也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C.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就越大 |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伴随物质循环进行的 |
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大胆推测科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A.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
B.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
C.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
D.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
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生态瓶,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是他们设计生态瓶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