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三个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①I2+SO2+2H2O=H2SO4+2HI ②2FeCl2+Cl2 = 2FeCl3 ③2FeCl3+2HI= 2FeCl2+2HCl+I2
A.氧化性:I2> H2SO4>Cl2> Fe3+ | B.还原性:Cl->Fe2+>SO2>I- |
C.氧化性:Cl2> Fe3+ >I2> H2SO4 | D.还原性:SO2> Fe2+ > I- >Cl- |
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Z两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半径Y>Z |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YO4 |
C.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W<X<Y<Z |
D.X与W可以形成W2X、W2X2两种化合物 |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32-,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呈无
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肯定不含I-②肯定不含Cu2+③肯定含有SO32-④可能含有I-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
B.Ⅵ族元索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
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装置①制取氨气 |
B.装置②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
D.装置④左侧烧杯中c(Cl-)减小 |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事实 |
结论 |
|
A |
常温下铁、铜均不溶于浓硫酸 |
常温下铁、铜均与浓硫酸不反应 |
B |
HCl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
可用饱和 Na2CO3溶液除去 CO2中的少量HCl |
C |
氧化铜高温下生成红色物质,该物质可与稀硫酸反应 |
氧化铜高温下可分解生成Cu2O |
D |
稀、浓HNO3分别与铜反应,还原产物分别为NO和NO2 |
稀 HNO3氧化性比浓 HNO3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