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中可看出下列各时段中,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1880-1900年 | B.1920-1940年 |
C.1958-1978年 | D.1978-1998年 |
图为某地各月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地可能是()
A.上海 | B.洛杉矶 | C.北京 | D.东京 |
形成该气候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冬、夏季风环流的影响 |
B.洋流的影响 |
C.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
D.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
下图反映了不同地质时期某地自然环境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水热条件的变化 | B.植被类型的变化 |
C.地壳运动 | D.岩浆活动 |
下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③阶段类似的是()
A.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 | B.天山山脉南北两侧 |
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两侧 | D.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 |
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C.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 D.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
下图为2013年3月16日某时美国天气图,图中等值线为等压线(单位:百帕),H、L分别表示高、低气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此时图示地区天气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央大平原受低压槽控制,易形成阴雨天气
②东部地区受锋面气旋影响,可能形成阴雨天气
③西北部沿海受锋面活动影响,可能出现降雨
④南部墨西哥湾沿海受飓风影响,可能出现暴雨天气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 B.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
C.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 D.甲地吹偏南风,乙地吹偏北风 |
此图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下列各题。R、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800米 | B.900米 |
C.1000米 | D.1100米 |
M、N、P、Q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M, N | B.M, P | C.M, Q | D.P,Q |
若在Q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A.风沙 | B.洪涝 | C.滑坡 | D.寒潮 |
此图中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地形为()
A.向斜成山 | B.向斜成谷 |
C.背斜成山 | D.背斜成谷 |
形成图示地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 | B.岩浆活动 |
C.侵蚀作用 | D.堆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