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时,应先将试纸浸湿。
D.配制稀硫酸时,先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再注缓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氯仿 B.氯乙烯 C.丙烯 D.对二甲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弱电解质的区别是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B.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C.1mol 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3×6.02 x 1023
D.约含6.02 x 1023个Na+的Na2O2投人水中配成1L溶液,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在t1时刻升高温度或者增大压强,速率的变化都符合的示意图的反应是()

A.2SO2(g)+O2(g) 2SO3(g); △H<0
B.4NH3(g)+5O2(g) 4NO(g)+6H2O(g); △H<0
C.H2(g)+I2(g) 2HI(g); △H>0
D.N2(g) +3H2(g) 2 NH3(g) △H<0

已知:CH4(g)+2O2(g)==CO2(g)+2H2O(1) △H = ―Q1 KJ/mol
2H2(g)+O2(g)==2H2O(g)△H = ―Q2 KJ/mol
2H2(g)+O2(g)==2H2O(1) △H = ―Q3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2:3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多少kJ()

A.0.2Q1+0.15Q3 B.0.4Q1+0.05Q2
C.0.4Q1+0.1Q3 D.0.4Q1+0.1Q2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 + H2(g) CO(g) + 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 (CO)的大小顺序是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