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狗的皮毛颜色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R、r和H、h)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R H )、褐色(rrH )、红色(R hh)和黄色(rrhh)。下图是该种狗的一个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I1的基因型是 。
(2)欲使III1产下褐色的小狗,应让其与表现型为 的雄狗杂交。
(3)如果III2与III6杂交,产下的小狗是黄色雄性的概率是 。
(4)有一只雄狗表现出与双亲及群体中其他个体都不同的新性状,该性状由核内显性基因E控制,那么该变异来源于 。
(5)III3怀孕后走失,主人不久找回一只小狗,分析得知小狗与II2的线粒体DNA序列特征不同,能否说明这只小狗不是III3生的? (“能”或“不能”);请说明判断的依据:
。
(原创)下图一表示二倍体动物苏格兰羊体内的一个体细胞A经过两次细胞分裂的简单过程图,BCDEF表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二为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据图请回答:
(1)细胞A→细胞C的细胞分裂方式属于分裂,细胞B中有对同源染色体。
(2)细胞D中染色体的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这种变异称为。
(3)与细胞D核DNA含量相同的是细胞(填标号),处于图二cd时期的是细胞(填标号)。
(4)如对该动物卵巢的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无法看到细胞F下一个时期的细胞图像,原因是:。
(5)若将A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双链DNA用32P作标记,放在31P的培养液中进行如图所示的两次分裂,则E细胞中有32P标记的染色体有条。
(6)克隆羊多利的产生过程大概如下:
①先将图一中细胞(填标号)的细胞核去除,再将多塞特母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形成一个融合细胞。
②将融合细胞置于5%CO2和95%空气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5%CO2的作用是。
③将早期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羊的子宫。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该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原因是。
④受体母羊分娩,得到多利羊。多利羊体细胞和多赛特羊次级卵母细胞中X染色体的关系是:多利羊体细胞(填﹥、≥、﹦、﹤、≤)多赛特羊的次级卵母细胞。
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1)用编号为2、4、6、8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由表可知,植物呼吸作用最强的是编号第组实验。
(2)在编号为1的装置中,叶肉细胞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
(3)由表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最强的是编号第组实验。再过一段时间后,编号为5的装置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再变化,表明植物。
(4)现有一株天竺葵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不”或“非常”)显著,色素带缺第条。
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简称PLBs,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的实验流程如下:
在固体培养基上,PLBs的重量、生物碱含量随增殖培养时间的变化如图17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新生营养芽为外植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诱导外植体形成PLBs的过程称_______________。
(2)与黑暗条件下相比,PLBs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优势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脱落酸(ABA)能提高生物碱含量,但会抑制PLBs的生长。若采用液体培养,推测添加适量的ABA可提高生物碱产量。同学们拟开展探究实验验证该推测,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探讨了一下问题:
①ABA的浓度梯度设置和添加方式:设4个ABA处理组,1个空白对照组,3次重复。因ABA受热易分解,故一定浓度的无菌ABA母液应在各组液体培养基______________后按比例加入。
②实验进程和取样:实验50天完成,每10天取样,将样品(PLBs)称重(g/瓶)后再测定生物碱含量。如初始(第0天)数据已知,实验过程中还需测定的样品数为__________。
③依所测定数据确定适宜的ABA浓度和培养时间:当某3个样品(重复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其对应的ABA浓度为适宜浓度,对应的培养时间是适宜培养时间。
对长白山某植物甲进行如下实验操作:①取若干株长势相同的植物甲均分成6组,测得每组平均干重为2.8g;②第1组不遮光,2—6组分别进行程度为I—V的遮光处理(遮光程度依次增强),其他生长条件相同且适宜;③培养相同时间后,测定植株干重、叶绿素a及叶绿素b的含量,将所得结果绘制如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利用试剂____________分别提取6组植株的色素,并将每组色素均分为两份,分别进行下列操作:
①纸层析法分离所提取色素,得到的两条叶绿素的色素带中,距滤纸条上滤液细线较______ (远或近)的色素带较宽。
②对提取的色素进行蓝紫光吸收能力测试,随遮光程度的增强,吸收能力_____________。
(2)不遮光处理与遮光程度I、II相比,植株干重小,可能的原因是:光照强度__________,间接引起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的_______反应受到影响所致。遮光程度V时,光照强度最小,此时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为N,则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在遮光程度II—V之间,甲的净光合作用强度与N呈_______相关。
Ⅰ如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结构3是_____________库,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与其中的_________(结构)有关。
(2)结构1完成其生理活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3)结构2的内膜具有________层磷脂分子,该细胞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CO2到相邻细胞被利用至少需穿过________层膜。
(4)结构4内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溶质,与维持密切相关。
(5)除了图中所示结构,该细胞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两种)等细胞器。
Ⅱ小肠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产物、水和无机盐等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0.9%的NaCl溶液是与兔的体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某同学将处于麻醉状态下的兔的一段排空小肠结扎成甲、乙、丙、丁4个互不相通、长度相等的肠袋(血液循环正常),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如表。
实验组别 实验步骤 |
甲 |
乙 |
丙 |
丁 |
向肠袋中注入等量的溶液,使其充盈 |
0.7%NaCl 10 mL |
0.9%NaCl 10mL |
1.1%NaCl 10mL |
0.9%NaCl+微量Na+载体蛋白的抑制剂共10mL |
维持正常体温半小时后,测肠袋内NaCl溶液的量 |
1mL |
3mL |
5mL |
9.9mL |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实验开始时,甲组水分子在肠腔和血液之间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溶液浓度___________处流向溶液浓度___________处。
(2)乙组结果说明实验过程中水分子进出肠袋__________(是/不是)处于动态平衡,比较乙和丁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小肠在吸收Na+时,需要_____________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