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棵重8g的植物栽在水分、空气等均适宜的环境中,一个月后重达20g,增加的重量来自于
A.光照 | B.空气 | C.水分 | D.水分和空气 |
下列各图中有可能是有丝分裂的是()
A.③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
下表为测定的人体细胞外液(表中没列出淋巴的测定数据)与细胞内液的部分物质含量的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mmol/L) |
Na+ |
K+ |
Ca+ |
Mg+ |
Cl- |
有机酸 |
蛋白质 |
|
① |
② |
142 |
5 |
2.5 |
1.5 |
103.3 |
6.0 |
16.0 |
③ |
147 |
4 |
1.25 |
1.0 |
114.0 |
7.5 |
1.0 |
|
④ |
10 |
140 |
2.5 |
10.35 |
25 |
--- |
47 |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下图表示高等植物体内发生的有关代谢过程,其中甲、乙、丙代表化合物,①~④表示相关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量的改变对①无影响 |
B.④产生的[H]和ATP可以在①受阻时维持③的进行 |
C.只有①②③过程一定发生在细胞器中 |
D.乙中C元素的转移途径为乙→C5→C3酸→C3糖→C6H12O6 |
以洋葱为实验材料,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A.鳞片叶表皮细胞呈紫色,可用于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B.根尖细胞分裂旺盛,前期细胞可观察到四分体 |
C.内表皮颜色浅,可用于检测是否有还原性糖的材料 |
D.根毛区细胞具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