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人是最能够获得最丰富多彩技艺的动物”;后来有人认为,“人是文化的动物”“人就是动物加文化”;再后来又有人提出“人不是附加在动物基础上,人一开始就是从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是完整的”“人就是人,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②文化和人没有任何区别
③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荀子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思想(意为人如果掌握自然规律,就能使天地万物为人服务),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
①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②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③批判继承,与时俱进 ④ 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立国平天下。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③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④ 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在台湾城乡,祭祀孔子的文庙随处可见。许多台胞到山东参观访问时,都要去曲阜“三孔”圣地。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 B.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时而变 |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 D.传统文化对社会起推动作用 |
今天,全国上下都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观念与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不变的 |
C.传统文化一直在发挥积极作用 |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
在传统文化中,能被称为民族精神火炬的是()
A.传统习俗 | B.传统建筑 | C.传统文艺 | D.传统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