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
D.基因突变频率很低,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
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表述是
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 |
B.种群间由于地理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生殖隔离 |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D.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从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
已知人眼的褐色(由A决定)对蓝色(由a决定)为显性。在一个1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3000人,褐眼的有7000人且其中显性纯合子有2000人。那么这一人群中,A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0.7和0.3 | B.0.50和0.50 | C.0.45和0.55 | D.0.55和0.45 |
长期使用杀虫剂,家蝇、蚊子出现了抗药性并越来越强,其原因是
A.害虫对杀虫剂进行了定向选择 |
B.杀虫剂的使用导致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
C.杀虫剂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
D.害虫对杀虫剂产生了隔离 |
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B.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 |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D.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