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瓜的性别类型由、
、
三种
基因决定,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性别类型 |
基因型 |
雄性植株 |
aDa+、aDad |
两性植株(雌雄同株) |
a+a+、a+ad |
雌性植株 |
adad |
(1)、
、
三种基因的关系如右上图所示,由该图可知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的特点,这三种基因的遗传信息蕴藏在 。
(2)喷瓜的性别类型与基因型关系如左上表所示:
① 倍体植物;且只要存在 基因,个体就表现为雄性植株。
②自然界没有雄性纯合植株的原因是 。
③某雄性植株与雌性植株杂交,后代中雄性植株:两性植株=1:1,则亲代雄性植株的基因型为 。
④请设计一个操作最简便的实验,以确定某两性植株的基因型,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
据统计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致死超过1.2万人。9月8日,中国卫生部长陈竺表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有多种类型,请回答下列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关的问题:
(1)我国科研人员研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的简要操作流程如下:
图中步骤①所代表的过程是 ;步骤②需使用 ;步骤③可用 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 ;检验S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 与甲型H1N1流感康复病人的 进行 。
(2)有一个制药厂设想生产抗甲流的单克隆抗体,请你帮助完成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主要步骤:①用甲流病毒对小鼠进行注射,从产生免疫反应小鼠的 中得到相应的B淋巴细胞;②设法将鼠的 与B淋巴细胞融合,再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既能 ,又能 的杂交瘤细胞;③对上述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 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④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内或 培养,就可以从中提取出大量的能抗甲流的单克隆抗体了。
(3)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正常人体后能引发 ;该病毒可能会通过发生 而改变传染性。
从橘皮中提取的橘皮油,是食品、化妆品和香水配料的优质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请回答下列有关橘皮精油提取的问题:
(1)由于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用时会发生部分水解,其中的水中蒸馏又会产生问题,所以一般采用。
(2)为了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柑橘皮,并用石灰水浸泡,用石灰水浸泡的目的是。
(3)压榨橘皮时一般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NaHCO3和5%的Na2SO4,并调节PH至7~8,其目的是为了。
(4)压榨液中含有橘皮精油和,还有一些糊状残渣等杂质。可以先用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然后进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再用将上层的橘皮精油分离出来。 此时的橘皮精油还含有少量的水和果蜡 ,需要在较低温度下5 ~7天,使杂质沉淀,用吸管吸出上层澄清橘皮精油,其余部分通过过滤,滤液与吸出的上层橘油合并,成为最终的橘皮精油。
(5)请描述提取出的橘皮精油的特点:。
为了验证环境因子光照、二氧化碳的不足分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将叶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抽取叶内气体使之下沉于水中,在不同条件下根据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的长短推测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请回答:
(1)实验假设 。
(2)实验1:取三角瓶,编号A,加入一定量的冷开水,再加入一定量的NaHCO3粉末,使其在水中溶解;用黑纱布(透弱光)包裹三角瓶后,适宜温度下水浴保温,放入下沉小叶圆片10片;将三角瓶置于日光灯下,记录一定时间内的上浮叶片数.
参照实验1请简要写出实验2应变化的条件:
;
参照实验1请简要写出对照组应变化的条件:
。
(3)预期结果:实验组1和实验组2。
对照组 。
(4)浸没于水中的叶圆片上浮的原因是 。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部位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I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部位,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部位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图甲Ⅱ、Ⅲ所示。图乙示意发生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时,底物浓度与起始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底物与酶活性部位具有互补的结构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2)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故能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相关的酶的活性,其原因是。
(3)据图乙分析,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制效力变得越来越小的是抑制剂,原因是。
(4)唾液淀粉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丙。若将温度提高5℃,请在图丙中绘出相应变化曲线。
请根据下列《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及结果,回答问题:
组别 |
处理 |
结果 |
a |
①材料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 |
①发生质壁分离 |
②然后将材料移到蒸馏水中 |
②质壁分离复原 |
|
b |
③材料置于0.6g/mL蔗糖溶液中 |
③迅速发生质壁分离 |
④然后移到蒸馏水中 |
④质壁分离不能复原 |
|
c |
⑤材料置于7%的尿素溶液中 |
⑤开始发生质壁分离,然后渐渐复原 |
d |
⑥材料放入100℃热水中3分钟取出,重复a组实验 |
⑥未发![]() |
①出现a组实验现象的内因是:
;
外因是:。
②出现b组、d组实验现象共同的原因是。
③c组实验结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