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K+)为( )
A.0.15 mol·L-1 | B.0.2 mol·L-1 | C.0.3 mol·L-1 | D.0.4 mol·L-1 |
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①配制100 g 10%的CuSO4溶液,称取10g CuSO4晶体溶于90g水中
②测定CuSO4晶体中结晶水的百分含量时,所用的晶体已经受潮
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2SO4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④中和滴定时,用含KOH的NaOH配制成的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HCl
A.只有① |
B.只有②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注入未知浓度的盐酸 |
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注入未知浓度的盐酸 |
C.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没有了 |
D.读数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为了证明氯酸钾晶体中含氯元素,选用给出的试剂和操作,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滴加AgNO3溶液
②加水溶解
③过滤、取滤液
④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⑤加稀HNO3
⑥与浓盐酸反应
⑦加NaOH溶液加热
⑧加淀粉碘化钾
A.⑥⑦①⑤ |
B.⑥⑧ |
C.④②③①⑤ |
D.②①⑤ |
下图是两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省去了铁架台和锥形瓶中的药品)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图1 图2
A |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
应选用图1装置 |
B |
浓盐酸和浓硫酸 |
图1和图2装置均不能选用 |
C |
生石灰和浓氨水 |
应选用图2装置 |
D |
过氧化钠和水 |
应选用图2装置 |
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和准确描述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用碳棒电解CuSO4溶液:正极上有红色的Cu析出,负极上有无色H2气泡冒出 |
B.向氯水中通入SO2:氯水的黄绿色褪去,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
C.常温下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溶液变浑浊,加热后变澄清 |
D.向FeSO4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加氯水:开始无现象,滴加氯水后出现血红色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