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按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H2产生 |
B.电解初期,主反应方程式为:Cu+H2SO4![]() |
C.电解开始时,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 |
D.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 |
欲测定某氢氧化钠样品中可能的变质成分碳酸钠的含量,张同学取该样品少量放于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10%的稀盐酸,所加盐酸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图如下:
(1)求反应完毕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2)原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已知Br2+2Fe2+="2Br" -+2Fe3+ , 现向含溶质a mol的FeBr2溶液中通入b mol Cl2,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的还原性强弱:Fe2+>Br->Cl- |
B.当氯气少量时,发生的离子反应:2Fe2++Cl2=2Fe3++2Cl- |
C.当a=b时,反应后溶液的离子浓度:c(Fe3+)︰c(Br-)︰c(Cl-)=1︰2︰2 |
D.当氯气过量时,发生离子反应:2Fe2++4Br-+3Cl2=2Fe3++2Br2+6Cl- |
甲、乙两烧瓶中各盛有100mL 3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向两烧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测得甲、乙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2∶3(相同状况),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1.60g | B.2.70g | C.4.05g | D.5.60g |
用1L的1.0mol·L-1NaOH 溶液吸收0.7molCO2,所得溶液中的CO32-和HCO3-的浓度之比约是
A.1∶2 | B.1∶3 | C.2∶3 | D.3∶4 |
如图所示是向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紧接着再加入一定量稀盐酸,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与加入溶液的体积x的关系图。根据图示判断,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
B.c(NaOH)=c(HCl) |
C.原混合溶液中c(MgCl2)∶c(AlCl3)=1∶2 |
D.K点之前加入的是NaOH溶液,K点之后加入的是盐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