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这说明 (    )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行为有关的是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④含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①② B.①⑤ C.③④ D.④⑤

调查某豌豆种群中一对相对性状(甲、乙性状)的频率,发现甲性状占50%,其余均为乙性状。若分别取足够多数量的甲、乙两种性状的个体分别自交,发现50%乙性状的子代表现出甲性状,而甲性状的子代未发现乙性状。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甲性状相对于乙性状为隐性
B.乙性状个体子代中出现甲性状是性状分离现象
C.采用样方法调查这两种性状所占比例,即可推断基因型比例
D.该种群杂合子占25%,且甲性状的基因频率高于乙性状的基因频率

脑缺氧、心缺血、急性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都是由细胞坏死引起的。近日一项研究表明人体内存在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能够将细胞凋亡转换成细胞坏死,通过调控这个酶的合成,就可以调控细胞的死亡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以上信息可知细胞坏死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RIP3的蛋白激酶引起的细胞坏死如同细胞凋亡一样对人体都是有益处的
C.抑制RIP3的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急性胰腺炎有治疗、防御的作用
D.在人体的癌细胞中,也可能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

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P处理人的离体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物质P浓度的增加,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越明显,但与处理时间无关
B.随着物质P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越明显,但与浓度无关
C.物质P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D.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为1.00 g/L

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下图),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PCNA经核糖体合成,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B.曲线表明PCNA可能辅助DNA复制
C.高等动物细胞中PCNA可能与中心体在分裂前期的复制有关
D.癌细胞内的PCNA含量较正常细胞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