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型禽流感病毒侵染家禽的过程,设计实验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 )
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 kg要吃10kg小鸟,小鸟增重0.25 kg要吃2 kg昆虫,而昆虫增重100 kg要吃1 000 kg绿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 )
A.0.05% | B.0.5% |
C.0.25% | D.0.025% |
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G为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和C所形成的营养结构 |
B.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 |
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
D.H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需求相似的构成竞争关系 |
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鱼要增加1 000kg体重,那么,至少需要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重量分别为( )
A.10 000 kg和50 000 kg |
B.5 000 kg和25 000 kg |
C.50 000 kg和50 000 kg |
D.10 000 kg和10 000 kg |
自然界中,虎、狮、豹等大型肉食性动物的数量远远少于其他动物,其原因可解释为( )
A.个体大,不容易找到栖息场所 |
B.繁殖力比小型动物低 |
C.个体大,食量大,食物不足 |
D.营养级别高,可利用能量少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子的部分能量 |
B.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
D.能量只能由兔子流向狼,不能由狼流向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