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论述应出自毛泽东的
A.《新民主主义论》 | B.《论十大关系》 |
C.《论人民民主专政》 |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明清时期的三言二拍等白话小说中出现大量反映了井市街民的日常生活,像《卖油郎独占花魁》、《转运汉遇巧洞庭红》等作品的主人公常常是一些商人、工匠、游民和普通百姓。这一历史现象说明了
A.政府对小说业的鼓励 | B.工商业经济发展 |
C.社会的弊端严重![]() |
D.印刷技术提高 |
西汉前期,董仲舒建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根据他的建议采取的“独尊儒术”措施,包括
①兴办太学
②规定“四书”、“五经”为教科书
③诏令全国各郡设立学校
④太学生员经考试合格即可任官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
B.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
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
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
下列文献中,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 | B.甲骨卜辞 | C.《诗经》 | D.《楚辞》 |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人的本
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符合这一说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
C.人文主义、“存大理,灭人欲” | D.“因信称义”、“致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