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邓小平曾经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也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些尖端的科技成就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能力和发展水平
B.这些成就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和综合国力
C.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技水平和国防实力
D.中国的国际地位主要凭借原子弹、氢弹和卫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①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②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都趋于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③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④为防止分封的弊端,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有论者称,虽说是“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但秦王朝却以其浑厚刚强的气魄,开创了其后持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国家方方面面的基本模式。下列各项中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A.实行男耕女织经营方式 B.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C.开创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D.确立儒学的统治地位

临淄是先秦和秦汉时期著名的大都会,在这里出土过“齐国钟官长”印(为掌管钱财之官)、“齐铁官长”、“齐铁官丞”印,及西汉初年带有“淄川王”、“胶西王”等字样的传世印泥(古时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的印章的泥块)。这些发现可以印证西汉时

A.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事实 B.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C.在各地设立封国的事实 D.已经出现印刷术的事实

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