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 ,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空缺部分应是 ( )
A.皇帝 |
B.太尉 |
C.御史大夫 |
D.丞相 |
右图人物被毛泽东誉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下列有关他生平经历的一些叙述,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一项是
A.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民主和科学思想 |
B.出席中共“一大”被选为总书记 |
C.曾发表《汪陈联合宣言》为蒋介石辩护 |
D.在“八七会议”上因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而被批判 |
在日本留学时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回后在军校任教被誉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因反袁斗争积劳成疾,病逝后孙中山赠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的著名将领是
A.蔡锷 | B.杨度 | C.唐继尧 | D.陆荣廷 |
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A.临时政府颁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 B.政府各部总长多来自同盟会 |
C.临时政府参议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对外发布了《告各友邦书》 |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的枪声划破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漫漫暗夜,打开了历史沉重的闸门,点燃起“振兴中华”的熊熊烈火。下列关于武昌起义的叙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一项是
A.中国第一资产阶级约法《鄂州临时约法》诞生 | B.武昌起义加速了清王朝瓦解 |
C.中国第一批资产阶级政党共进会、日知会诞生 | D.武昌起义后潜伏着失败危机 |
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施“新政”。下列对“新政”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在本质上是清末戊戌变法的延续 |
B.它在本质上与洋务运动相似 |
C.它典型地反映了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背离 |
D.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企图消除革命的政治骗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