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下面对这一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重要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感性认识真实可靠 D.一切从实际出发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假冒伪劣现象时有发生。俗话说“无信市不立,无法信不灵”,这说明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必须
①将道德规范全部纳入法制轨道  ②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③加快制定市场交易原则  ④把法制和道德紧密联系起来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建立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促进人才资源有效配置。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①国家的宏观调控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②要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为辅的人才配置机制
③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必须合理配置
④人才资源的配置根本途径是政府的计划调节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在去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等一系列税制改革的基础上,2010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涉及六大税种,除了资源税、房产税和环境税,还包括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制度,研究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和完善消费税制度。上述税种的共同点是
①其征收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  ②都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
③都按超额累进税率征收      ④都属于流转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为确保《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目标如期实现,国家要继续增加教育投入,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达到4%,这说明国家财政可以

A.促进经济的发展 B.促进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C.优化产业结构 D.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在预算和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时,资金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如果收入大于支出,节余过多,意味着

A.能够更好地实现国家的职能
B.资金储备充足,能够更好地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支出
C.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D.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