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因为严重呕吐,造成了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量增加,说明水盐丧失的相对值和抗利尿激素变化的是
| A.失水多于失盐,抗利尿激素增加 |
| B.失水多于失盐,抗利尿激素减少 |
| C.失盐多于失水,抗利尿激素增加 |
| D.失盐多于失水,抗利尿激素减少 |
植物的吲哚乙酸是最早在人体的尿液中发现和提取的。下列对此问题的叙述,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在人体内有合成生长素的酶系统,所以人粪、尿的肥效很高 |
| B.人通过食用大量的植物果实和新鲜嫩叶而获得生长素,但人体不存在破坏生长素的酶,生长素也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因而最后通过肾脏形成尿液而排出 |
| C.在人体的肾脏中有将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在肾脏中合成了吲哚乙酸,所以人体的尿液中有吲哚乙酸 |
| D.题干部分的叙述是错误的,在人体的尿液中没有吲哚乙酸,但有吲哚乙酸的类似物,如吲哚丁酸、萘乙酸等,这些物质是人体内无生理功能的代谢副产品,但对植物却有强烈的促进生长的作用 |
糖丸是用来预防小儿麻痹症的减毒活疫苗,其服用方法是:出生满2个月开始服糖丸,每次服1粒,连服3次,每次间隔≥28天,4岁复服一次。其他年龄组在需要时也可以服用。这样服用的目的是
|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
| 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特异性抗体和淋巴细胞 |
| C.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
|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
人体内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很可能体现在
| A.核DNA分子数 | B.高尔基体的数目 |
| C.参与免疫的过程 | D.线粒体的数目 |
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饮酒过量的人走路不稳,与该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
| 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
| C.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 |
| D.学习和记忆是只有人脑才有的高级功能 |
某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活性受抑制,某种蝎毒会抑制Na+通道的打开。下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其中a为突触前膜,b为突触后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轴突膜产生动作电位时,Na+内流且不需要消耗ATP |
| B.轴突膜恢复静息电位时,K+通道大量开放 |
| C.若使用该种有机磷农药,则在a处不能释放乙酰胆碱 |
| D.若使用该种蝎毒,则b处不能形成动作电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