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研究甲湖泊中x深度生物光合作用和需氧呼吸。具体操作如下: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a、b、c,将a先包以黑胶布,再包以铅箔。用a、b、c三瓶从待测水体深度取水,测定瓶中水内氧容量。将a瓶、b瓶密封再沉入待测水体深度,经24小时取出,测两瓶氧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则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需氧呼吸的情况是
A.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需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v mol/瓶 |
B.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k mol/瓶 |
C.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需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k-v mol/瓶 |
D.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k-v mol/瓶 |
某种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其中甲乙为减数分裂(一个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一个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丙为有丝分裂。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可发生基因重组 |
B.图乙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
C.图丙中箭头所指的染色体行为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
D.得到上述图像均需要经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等相关步骤 |
为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某兴趣小组将西红柿植株置于密闭装置中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
温度(℃) |
实验光照强度占自然光照强度的百分比(%) |
开始时的 CO2浓度(%) |
12h后的 CO2浓度(%) |
1 |
25 |
0 |
0.35 |
0.368 |
2 |
25 |
20 |
0.35 |
0.306 |
3 |
25 |
40 |
0.35 |
0.289 |
4 |
25 |
60 |
0.35 |
0.282 |
5 |
25 |
80 |
0.35 |
0.280 |
6 |
25 |
100 |
0.35 |
0.279 |
根据上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的自变量是CO2浓度的变化,因变量是光照强度的变化
B.通过表中实验结果可知该植株在实验条件下的呼吸速率和净光合速率
C.若将第6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条件下,短时间内细胞中的C5将增加
D.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
以下4支试管置于适合的温度且黑暗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后能产生ATP的是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
B.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不一定是失去活性的细胞 |
C.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
D.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
据下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ATP的过程所需的酶与酶1不同 |
B.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
C.丙物质为腺苷,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 |
D.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