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注:①这首词写于王安石二次罢相之后。②欹(qī,倾斜)③朝鸡:上朝时的鸡鸣声。
(1)吴聿在《观林词话》中记王安石“尝于江上人家壁间见一绝,深味其首句‘一江春水碧揉蓝’,为踌躇久之而去”,后来化入自己的词中。你认为化用后的“柔蓝一水萦花草”比原句好在何处?
(2)词的结尾两句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
(3)王安石在词中写道“闻语鸟”好似“听朝鸡”,有人据此说他“虽然归隐,但仍想积极用世”。你认为这种理解正确吗?请联系全词具体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虞美人
周邦彦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篷。
添衣策马寻亭堠,愁抱惟宜酒。菰蒲睡鸭占陂塘,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
(1)词的上阕在写景上有怎样的特点?
(2)下阕写到菰蒲睡鸭,说说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关河令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1)上阙是如何表现“凄冷”的?
(2)全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8~9题。
山 行 即 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①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
注释:①蘋:一种水草。②chéng,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最后两句的修辞手法。
9.诗题为“山行”,诗中却没有一个“行”字,是否切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
释:①池馆:周围有水池的屋子。②沈郎:即多病的诗人沈约,这里指词人自己。
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这首词开头两句的表现手法。
词人在下阕表现了怎样的心境?(3分)

登快哉亭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第二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前人评价“‘度鸟’、‘奔云’之句,有无穷之味”,请谈谈你对这两句的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