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断崖位于我国台湾省东部海岸,依山傍海,崖岸壁立,为台湾八大胜景之一。读图回答7--9题。清水断崖海岸地质作用强烈,其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分别是
A.地壳运动和海水侵蚀作用 | B.岩浆活动和流水侵蚀作用 |
C.地壳运动和冰川侵蚀作用 | D.岩浆活动和流水沉积作用 |
监测清水断崖海岸发展动态主要使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 |
B.遥感技术![]() |
C.地理信息系统 | D.数字地球 |
下列关于台湾岛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大、水流缓![]() ![]() |
B.流程短、水流急 |
C.流量大、汛期短 | D.落差大、航运价值高 |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回答以下题。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省区简称)()
A.内蒙古、甘、藏、青 | B.新、内蒙古、藏、青 |
C.青、藏、内蒙古、新 | D.新、藏、甘、青 |
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甘肃、河北 | B.新疆、内蒙古 | C.陕西、宁夏 | D.青海、西藏 |
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 |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 D.退耕还草 |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 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 D.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
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红红火火。读“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带分布图”,回答以下题。新疆一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完成设计的课题,分两组进行实验探究:甲组直接在地里种植西瓜,乙组在地上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西瓜。该小组探究的课题可能是( )
A.西瓜品质与农药残留的关系 | B.西瓜品质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
C.西瓜品质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D.西瓜品质与昼夜温差的关系 |
新疆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带来的生态问题主要有 ( )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②气候恶化,沙尘暴危害加剧
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④地下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读图,回答以下题。①②两图所示区域共同的自然特征是 ( )
A.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为冲积平原 | B.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
C.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 | D.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
有关①②两区域的人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 | 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 |
C.②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 | D.①区域城市群目前发展迅速 |
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右图中0点为l98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它相对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109°E,34°N)向正西偏531 km,向正北偏448 km。P1,P2分别是仅考虑单一因素影响所形成的,2000年土地覆盖重心。据图回答以下题。图中O点所处区域在土地利用中引发的最突出生态问题是( )
A.沼泽大面积萎缩 | B.土地荒漠化 | C.森林面积锐减 | D.生态用水紧张 |
关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从0点移到P。点是东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
B.重心从0点移到P:点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的结果 |
C.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 |
D.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
读图,回答题。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正确的措施是( )
A.兴建小水电站 | B.利用风力发电 | C.营造速生薪炭林 | D.修建核电站 |
防治该地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 | 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
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 D.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