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人体两种细胞外液(血浆和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 |
Na+ |
K+ |
Ca2+ |
Mg2+ |
Cl- |
有机酸 |
蛋白质 |
|
① |
② |
142 |
5.0 |
2.5 |
1.5 |
103.3 |
6.0 |
16.0 |
③ |
147 |
4.0 |
1.25 |
1.0 |
114.0 |
7.5 |
1.0 |
|
④ |
10 |
140 |
2.5 |
10.35 |
25 |
- |
47 |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K+、蛋白质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增多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需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0.5,则另一条链和整个分子中上述比例分别等于()
A.2和1 B.0.5和0.5 C.0.5和1 D.1和1
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 ()
A.8 B.5 C.7 D.4
用15N标记的细菌DNA,在14N的培养基上连续分裂两次后,其后代中含有14N标记的新个体与含有15N标记的新个体的比值为:
A.3:1 | B.2:1 | C.1:1 | D.7:1 |
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②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③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④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⑤杨树的遗传物质是DNA
A.①②④ | B.③⑤ | C.③④⑤ | D.①③⑤ |
用噬菌体(31P、32S)去感染体内含有放射性标记32P和35S的大肠杆菌,得到的子代噬菌体所含的元素是 ()
A.31P、32P、32S | B.31P、32P、35S |
C.31P、32S、35S | D.32P、32S、35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