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几乎不耗氧;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
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 |
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 |
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 |
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 |
下列关于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
B.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
C.稳态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它表现在生物个体、群体以及整个生物圈各个层次上 |
D.正反馈调节能促进各级稳态的维持,因而是各层次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pH值 |
B.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C.现在发现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
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则赤道板仅存在于下一时期的细胞中 |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该阶段没有发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
D.若图丙表示某动物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b组细胞分裂时可能出现四分体 |
下表表示某人三种不同体细胞中的基因存在及表达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因不可能是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 |
B.丁基因可能是控制ATP酶合成的基因 |
C.三种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不同 |
D.三种细胞都有四种基因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 |
科学研究发现,癌变前衰老的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导的免疫反应清除。利用该成果可对癌变前衰老的细胞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监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的肝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停止,多种酶活性降低 |
B.肝细胞衰老的过程中,会产生与肿瘤细胞相似的膜蛋白 |
C.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体内,衰老的肝细胞不会积累 |
D.细胞癌变后将脱离正常分化,细胞内酶活性进一步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