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公安部17日公布了新修改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10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由一次记6分调整为记12分。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乙醇)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与乙醇反应生成蓝绿色Cr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K2Cr2O7是氧化剂 ②乙醇表现氧化性和还原性
③Cr3+是还原产物 ④闻气味能判断是否酒后驾车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列物质中,分子物质的量最多的是(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A.1molN2 | B.1g H2 | C.0.1NAO2 | D.4℃时,20mL水 |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碱 |
酸 |
盐 |
碱性氧化物 |
酸性氧化物 |
|
A |
NaOH |
H2SO4 |
BaCO3 |
SO2 |
CO2 |
B |
NaOH |
HCl |
NaCl |
Na2O |
CO |
C |
NaOH |
CH3COOH |
CaCl2 |
CO |
SO2 |
D |
KOH |
HNO3 |
CaCO3 |
CaO |
SO3 |
下列有关微粒或物质的“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浓度分别为2 mol/L和1 mol/L的Na2CO3溶液中,C(CO32一)的比值为2:1 |
B.常温常压下,16 g 0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NA个氧原子 |
C.46 g NO2和N204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大于O.5 mol,小于l mol |
D.向饱和CuS04溶液中加入1 mol CuS04固体,则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大于250 g |
可以用浓磷酸代替浓硫酸制取溴化氢气体的理由是
A.浓磷酸与浓硫酸的性质相似 |
B.浓磷酸与浓硫酸一样难挥发,且属非氧化性酸 |
C.浓磷酸无氧化性,只有还原性 |
D.浓磷酸的酸性强于氢溴酸 |
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A.蔗糖 | B.熔融的氯化钠 | C.氯化氢气体 | D.锌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