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太阳高度随经度和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1~3题。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北京旭日东升 |
B.多伦多(45°N,74°W)夕阳西下 |
C.布宜诺斯艾利斯(33°S,60°W)艳阳高照 |
D.南极长城站(60°S、59°W)夜幕深沉 |
a、b、c、d四点比较
A.a点自转线速度比c点小 | B.这一天b点比a点晚见日出 |
C.四点白昼最长的是b | D.一年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是b点 |
我国典籍《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对应下图中的:
该图为“某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分析。与汽车制造、销售产业有直接投入与产出关系的产业有
A.钢铁、电子 | B.石化、旅馆 | C.保险、餐饮 | D.娱乐、金融 |
“货物生成密度”是指一个区域货物发送量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 (单位为吨/万元)。一般而言,经济愈发达,以工业成品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愈少;经济愈落后,以原材料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愈大。该图是我国某年货物生成密度类型区(a、b、c、d四类型区)示意图。回答4-5题据图中分析,“货物生成密度”低,经济发达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以原材料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大,人均GDP较高的类型是
A.a | B.b | C.c | D.d |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2-3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省河网密集,航运条件比乙省优越 |
B.甲、乙两省地势均西部高东部低 |
C.全国性农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
D.近三十年务工经商人口均由经济发达省份向欠发达省份流向 |
2010年乙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4%。2011年乙省部分地区在我国“十二五”中被确定为全国性农业基地。乙省农业持续发展面临城镇用地(非农业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突出矛盾,下列表述,不能说明此矛盾产生的依据的是
A.乙省人口数量多,人均耕地少 |
B.乙省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有限 |
C.乙省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规模大 |
D.乙省自然灾害频繁,耕地破坏、丢荒严重 |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年4月11日—13日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锋面可能属于暖锋 |
B.甲地13日气压比11日高 |
C.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11日的日出前后 |
D.该锋面的降水主要位于锋前,降水的强度比较小,多连续性降水 |
该图中M1为能源地,M2为原料地,M3为市场,P1、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据此回答17—18题。当企业甲选择在P1时,则该企业可能是
A.印刷工业 | B.电解铝工业 | C.电子工业 | D.制糖工业 |
P2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以P2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即企业乙从P2点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货币单位:元)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假设劳动力费用(货币单位:元)从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50元,L1点为42元,L2点为28元,L3点为20元,L4点为15元。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
A.L1点 | B.L2点 | C.L3点 | D.L4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