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表,回答27~29题。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耕地面积(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木材总蓄积量
(亿立方米)

34.3
532.5
1865.8
15.8

53.5
1 539.1
727.9
15.0

51.9
542.4
404.4
0.4

31.1
361. 0
184.6
2.0

 
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陇、黑、川、苏

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黑土和沼泽土是东北地区生产潜力较大的两种土壤。但是在东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它们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因此,做好黑土和沼泽土整治工作,关系到东北地区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据此回答题。
关于黑土的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速扩大建设商品粮基地,以保持黑土较高的肥力
B.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以提高土壤肥力
C.注意土壤培肥,以避免土壤冲刷
D.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导致湿地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燃烧煤、石油,排放CO2 B.大量堆放工业废弃物
C.农业围垦和城市开发 D.海洋资源开采及赤潮现象

下图为“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读图,回答题。

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①M城市代表上海
②d包括京广、兰新等铁路
③N城市代表武汉
④c可能是长江,也可能是黄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题。

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下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题。

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布局

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①大气污染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④水文地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读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回答题。

将来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 )
A.A国 B国 C.C国 D.D国
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是( )

A.A国 B.B国 C.C国 D.D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