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
下列宪法或法律文献中“首次实现了对王权的民主化改造”的是
A.《权利法案》 | B.德意志帝国宪法 |
C.1787年美国宪法 | D.法国1875年宪法 |
“经过20年的革命起义、军事专政等风风雨雨之后,到了(17世纪)60—80年代,中下层人民既没有自己的组织,贵族、资产阶级也对暴力流血深感畏惧。”这段话旨在说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的必然性 |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
C.英国选择成立共和国的必然性 | D.英国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的必然性 |
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十款规定,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组织邦联”,“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这些宪法条文体现了
A.联邦制原则 | B.民主原则 |
C.三权分立原则 | D.自由平等原则 |
《××革命史》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材料中的“××”应该是
A.法国 | B.英国 |
C.美国 | D.德国 |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我从不为内阁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是因为
①内阁成员集体负责②内阁不必对议会负责
③首相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④内阁首相对国王负责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