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 官由皇帝任命。”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浓厚的( )
A.军国主义色彩 | B.专制主义色彩 |
C.民族主义色彩 | D.民主主义色彩 |
1939年6月,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除积极加紧生产以谋自给外”,各机关部队和所有公营企业的收支“不得于未报解中财经部以前,自行开支”,并“想各种办法节省”。此举旨在( )
A. |
促进军民团结 |
B. |
完善财经制度 |
C. |
巩固苏区政权 |
D. |
坚持长期抗战 |
1914年9月,北京政府颁布《商会法》,规定商会对各级地方官厅行文一律用“呈”“禀”,地方官厅对商会则用“令”“批”。该法一经颁布就遭到商界人士的强烈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
A. |
文言文与白话文使用的矛盾 |
B. |
愚昧观念与科学思想的斗争 |
C. |
改良思想与革命理念的碰撞 |
D. |
专制思想与民主观念的冲突 |
1842年,清廷拟照英军兵船式样造新船,“并以船炮图说,饬江苏、福建、浙江三省督抚详勘”。浙江巡抚认为现有旧船“虽不能争胜于外洋,尚可牵制于内港”,“与其务高大之名”,不若造“适用之船”,其他督抚亦有相似意见。道光皇帝遂决定“暂缓办理”。这反映出( )
A. |
因循守旧思想阻碍革新 |
B. |
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 |
C. |
中体西用思想影响广泛 |
D. |
清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
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
A. |
加强中央集权 |
B. |
维护国家一统 |
C. |
调整民族关系 |
D. |
规范文书体例 |
绍兴和议之后,金人所需茶叶“自宋人岁供之外,皆贸易于宋界之榷场”。1198年,金朝认为向南宋购茶“费国用而资敌”,次年在今山东、河南等地设坊制茶。然其茶叶价高味差,售卖不畅,遂“罢造茶之坊”,继续向南宋购茶。这表明( )
A. |
金朝辖境内不适宜茶树的种植 |
B. |
金朝财政负担沉重 |
C. |
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
D. |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