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达到K值后,增长率为0 |
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K值之后 |
C.对于害虫的防治应在K/2之后进行 |
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
B.不同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是相同的 |
C.群落经过演替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
D.群落演替导致生物种类的不断改变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
B.显微镜下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计数室方格内的菌体 |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 述,正确的是()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d点之后 |
B.若此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防治害虫应在c点开始 |
C.若此图表示草履虫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 |
D.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开始一定呈“J”型增长 |
(2014年)为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所示)中,正确的是()
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促进细胞数目增加和促进细胞体积增加各是下列哪些激素的作用()
①乙烯②赤霉素③脱落酸④细胞分裂素⑤生长素
A.①,②⑤ | B.①,③④ | C.④,②⑤ | D.①,①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