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去向不包括
A.部分被分解者 | B.部分被第二营养级摄取 |
C.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 | D.部分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 |
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
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
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 |
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下列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 )
A.捕食关系 | B.竞争关系 |
C.种内斗争 | D.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 |
若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增长 |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
下面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
A.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 |
B.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 |
C.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 |
D.图1、2、3中的b、c、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
近年来,随着人类过度开发海洋资源,许多海洋动物也面临着灭绝的危险,由于世界各国大量捕鱼船频繁在海上作业,现在每天有1 000只各种鲸、海豚及其他海洋哺乳动物命丧渔网,下图为20世纪南半球鲸捕获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鲸种群处于食物链末端,获得能量多,更易生存 |
B.要调查某种鲸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
C.鲸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称为种群的垂直结构 |
D.各种鲸的数量波动属于非周期性波动,主要由外源性因素引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