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干燥pH试纸测定某新制氯水的pH |
B.用图1装置能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
C.用图2装置能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
D.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KMnO4 溶液 |
用下图装置(X、Y是直流电源的两极)分别进行下列各组实验,则下表中所列各项对应关系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
电源X极 |
实验前U形管中液体 |
通电后现象及结论 |
|
A |
正极 |
Na2SO4溶液 |
U形管两端滴入酚酞试液后,a管中呈红色 |
|
B |
正极 |
AgNO3溶液 |
b管中电极反应式是:4OH--4e-===2H2O+O2↑ |
|
C |
负极 |
KCl和CuCl2混合溶液 |
相同条件下,a、b两管中产生的气体总体积可能相等 |
|
D |
负极 |
Fe(OH)3胶体和导电液 |
b管中液体颜色加深 |
常温下,将200 mL pH = a的Cu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用石墨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变为b(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在整个电解过程中始终只有一个电极上有气体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a<7 |
B.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
C.向溶液中加人9.8x(10-b-10-a)gCu(OH)2可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 |
D.阳极产生的气体是O2,其体积(标准状况下)为1.12x(10-b-10-a)L |
已知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层间分子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A.sp,范德华力 | B.sp2,范德华力 | C.sp2,氢键 | D.sp3,氢键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NH3•H2O =AlO2- + 4NH4+ + 2H2O |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 + OH- + HCO3- =CaCO3↓ + H2O |
C.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 + 2H+=Ca2+ + CO2↑ + H2O |
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单质铜:Fe3++Cu= Fe2+ + Cu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