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g Fe全部溶于一定浓度、200mL的HNO3溶液中,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为1。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反应后溶液中存在Fe3+和Fe2+ | B.1.12L气体是NO、NO2的混合气体 |
| C.反应后溶液中c(NO3-)=0.85mol·L-1 | D.反应后的溶液最多还能溶解1.4gFe |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
3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1。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方法改变起始物质及其量,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1的是( )
| A.4 mol A+2 mol B | B.2 mol A+1 mol B+3 mol C+1 mol D |
| C.3 mol C+1 mol D | D.3 mol C+1 mol D+1 mol B |
可逆反应mA(g)
nB(g)+pC(s) ΔH=Q,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分别符合下图中的两个图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m>n,Q>0 | B.m>n,Q<0 |
| C.m>n+p,Q>0 | D.m<n+p,Q<0 |
在一定温度下将1 mol CO和1 mol水蒸气放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O(g)+H2O
CO2(g)+H2(g)达平衡后,得到0.6 mol CO2;再通入0.3 mol水蒸气,达到新平衡状态后,C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 A.0.9 mol | B.0.7 mol | C.0.8 mol | D.0.6 mol |
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可由如图2-1-1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氯离子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②③
下列不能说明反应P(g)+Q(g)
R(g)+S(s)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 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
| 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浓度之比为1:1:1:1 |
| C.P的生成速率和R的生成速率相等 |
| 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