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适量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钡溶液中 |
产生沉淀 |
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 |
| B |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
溶液褪色 |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
| C |
取少量某无色溶液,先加入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 |
原无色溶液中一定有溴离子 |
| D |
将铜片放入浓硝酸中 |
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溶液变为蓝绿色 |
只体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
3.下列仪器中,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斗;⑦胶头滴管;⑧蒸发皿
| A.①③⑤ | B.②④⑦ | C.①②⑥ | D.②③⑥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NaCl不导电,所以它不是电解质 | 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属于电解质 |
| C.HCl水溶液能导电,所以HCl是电解质 | D.CO2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
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食盐 | B.氯化氢、烧碱、硫酸铜 |
| C.碳酸、酒精、醋酸钠 | D.磷酸、熟石灰、苛性钠 |
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
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
|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
|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 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
2Fe2++I2设计成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
|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
|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