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 |
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繁殖…… |
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
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3种氨基酸: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1个C22H34O13N6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 |
B.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同时将产生5个水分子 |
C.1个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2个游离的羧基 |
D.1个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 |
下图是甲、乙两种雄性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动物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3个、4个 |
B.甲动物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乙动物体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 |
C.图示两种细胞中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均为1∶1 |
D.图示两种细D胞都能在各自的精巢中找到 |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
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
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D.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
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几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