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量的酵母菌培养在甲乙两组浓度相同的等量葡萄糖溶液中。甲组进行有氧呼吸,乙组进行无氧呼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两组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甲组释放的CO2与乙组释放的CO2的比例为1:3
②若两组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两组共释放的CO2与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③若两组产生了等量的CO2,则消耗葡萄糖的比例为1:3
④若两组产生了等量的ATP,则消耗葡萄糖的量为1:18
⑤一段时间后,向两组培养液加入三滴浓硫酸酸化的重铬酸钾,溶液颜色均变成灰绿色
|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②③ |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的变化为观察指标,那么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
| B.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
|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
|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
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
| 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 |
|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 |
| D.体温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腺和甲状腺 |
下图表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下丘脑通过垂体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 |
| B.当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时,图中激素X的含量增加 |
| C.图中表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
| D.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拮抗作用 |
如下图是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胰岛B细胞受损 |
| B.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 |
| C.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 |
| D.细胞无法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原 |
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体重和生理状况相同的A、B、C三组兔子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向A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兔子注射生理盐水。下列能正确反映三组兔子体内甲状腺放射量变化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