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0.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标准酸液润洗2-3次后,向其中注入0.1000 mol·L-1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
④重复以上过程2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应将NaOH溶液注入下图中的 (选填“左”或“右”)中。
(2)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是 ,
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下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右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 mL。
(4)该滴定操作中③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 ,如何确定终点? 。
(5)根据下列数据:
滴定次数 |
待测液体积(mL) |
标准盐酸体积(mL) |
|
滴定前读数(mL) |
滴定后读数(mL) |
||
第一次 |
20.00 |
0.52 |
25.42 |
第二次 |
20.00 |
4.07 |
29.17 |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 。
甲、乙、丙、丁是由前20号元素组成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甲+乙 → 丙+丁
(1)转化关系中所涉及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且乙为水。若甲为块状固体,丙为可燃性气体,其分子内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则丙的电子式是。
(2)转化关系中所涉及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且乙为水。
① 若甲和丙是同主族元素组成的单质,且组成甲的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 若丙和丁都可在一定条件下还原CuO,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 若甲是由N和O元素组成的气态物质,呈红棕色。将3.36 g Fe加到一定量丙溶液中,收集到1.12 L气体丁(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若甲+乙 → 丙+丁仅表示置换反应,其中:甲丁为单质乙丙为化合物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20 ② 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
① ② ③
工业上以锂辉石(Li2O·A12O3·4SiO2,含少量Ca、Mg元素)为原料生产碳酸锂。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 Li2O·Al2O3·4SiO2 + H2SO4(浓)Li2SO4 + Al2O3·4SiO2·H2O↓
T/℃ |
20 |
40 |
60 |
80 |
S(Li2CO3)/g |
1.33 |
1.17 |
1.01 |
0.85 |
S(Li2SO4)/g |
34.2 |
32.8 |
31.9 |
30.7 |
(1)从滤渣1中分离出Al2O3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括号表示加入的试剂,方框表示所得到的物质。则步骤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已知滤渣2的主要成分有Mg(OH)2和CaCO3写出生成滤渣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向滤液2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过滤后,用“热水洗涤”的原因是。
(4)工业上,将Li2CO3粗品制备成高纯Li2CO3的部分工艺如下。
①将粗产品Li2CO3溶于盐酸作电解槽的阳极液,LiOH溶液作阴极液,两者用离子选择半透膜隔开,用惰性电极电解。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电解后向产品LiOH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CO3溶液生成Li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某化学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R2O3粉末测定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量装置的示意图(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A中的试剂是稀盐酸,B中固体是锌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好装置后的实验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__(填操作序号)
①检验氢气纯度②加热E③检验装置气密性④点燃G管逸出的气体⑤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
(2)C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
(3)从G管逸出的气体需要燃烧除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在稀盐酸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发现B中产生气体的速度明显加快,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该化学课外小组从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
①空E管的质量a;②E管和R 2O 3的总质量b;③充分反应后E管和R粉的总质量c(冷却到温室称量);④反应前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d;⑤充分反应后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e ;
根据以上数据列出二个计算R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不同计算式(除R外,其它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
计算式1:Ar(R)=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式2:Ar(R)=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根据要求填空:
(1)B 装置有三种功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D 装置中的石棉上均匀附着KI粉末,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装置中除了有盐酸生成外,还含有有机物,从 E 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_。
(4)在C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发现硬质玻璃管内璧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写出置换出黑色小颗粒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装置还有缺陷,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的主要成分是(填编号)_______。
A.CH4 | B.CH3Cl![]() |
C.CH2Cl2 | D.CHCl3 E.CCl4 |
(8分)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试回答:
(1)试管甲中加入的试剂顺序是()
A.乙醇、浓硫酸、乙酸
B.浓硫酸、乙醇、乙酸
C.浓硫酸、乙酸、乙醇
(2)甲处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试管乙中饱和Na2CO3的作用是( )
A、吸收乙醇
B、中和乙酸
C、增大溶液密度,降低乙酸乙酯在里面的溶解度
(4)乙装置中的导管未插入溶液的目的是。